郭顺发
发布于 2025-07-06 / 0 阅读
0
0

创业一周年,确定了,我就是天生创业人

24年4月开始的创业,到现在正好满一年,挺感慨的,写一篇博客总结一下。

那就从收入提升和改变两个角度来说一下吧。

首先是收入

这应该是所有创业者最看重的。

不过确实很现实,一年没有赚到多少钱,没有比工作的时候赚的多。每个月收入也不稳定,有时候每月几万有时候每月几千。

不稳定就是创业和打工最大的区别。

我的提升和改变

没赚到钱,那我为什么还会一直坚持到现在,为什么还那么有劲头,一直在一线猛猛干,指定是有原因的。

创业是长周期的事情,虽然是看到”结果”最简单的方法,但是想要拿到“结果”需要用到的方法、模式、提升、改变,这才是最重要。

所以这一年我一直在学习和改变的路上,踩过坑、拿过甜头,不知道对错,但是一直在坚持。

我最大的突破就是自媒体

之前认识我的人应该都了解我的性格,内向,不爱说话。微信就100个好友,大多数还是租房中介、同事。不爱社交、喜欢独处。

我开始创业,就已经准备好让自己“脱胎换骨”。

但,没我想得简单,还是做了一个多月的思想斗争,才慢慢的开始录视频。

一开始录,一个视频能重复录三五十次,一直卡壳重录卡壳重录。录完后,剪辑3分钟的视频要花一下午。

但不知道咋回事,即便到现在,剪辑或者看自己视频的时候都乐呵呵的。

后来慢慢的熟悉这个流程,表现力、文案都能熟练一些,效率也越来越高。

后面开始了直播,但是直播确实难度还是比较大,不太容易做,慢慢也搁置了。

容易把简单的事情复杂化

这是我每个月都会遇到的问题,明明一句话、一个会议、一行代码就能解决的问题,非要把他复杂化。

了解到标准化以后,总是习惯性的把做的所有事都做梳理成标准化。总觉得我做所有事情都需要做成一个标准。

这个问题在于,这件事我还没有做完,就抓紧的去套方法、套模式。事情没做好,但时间全花在了方法上。

这是浪费我时间最多的问题之一,太过度依赖方法,而不是去做事情。

喜欢证明自己

创业了嘛,就是想显得nb点,各种包装、各种证明。

其实没啥用,明眼人一眼就能知道真假。过度的包装也是一种不自信的体现。

观念摆正之后,我只需要做自己,让自己变得优秀,所有为人的处理方式都是自己的表达,也会显得更真诚、也更真实。

喜欢绕过“坑”

创业一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坑,遇到解决不了的”坑“的时候,总是想逃避,绕过去。

但是绕过去的只有时间,现在不处理,以后还是会出现。等于双倍甚至几倍的时间来处理一个”坑“。

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,干就完了。

越来越理性

我不知道这是好坏啊,只是通过不同人的声音来看,这可能是正确的。

其实我本身就是一个极度理性的人,可能跟我经历的事情和选择有关。现在是极极度理性,升级版,哈。

首先理性给我带来的好处是什么,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上,会变得很简单。

就比如我会按照正常逻辑梳理出一个流程的标准化,也就是sop。不管遇到什么事情,我就会按照这一套来执行,如果我后面复盘的时候,认为自己做错了,那我就调整标准化流程。

这样,没有感性思维的介入,我就不会为了一件事影响心情,导致其他事情也做不好。

还是归结一句话,我不确定理性是对还是错,但是他确实能给我带来好处,那就暂且用它了。

一切都是我的武器

之前做程序员,会觉得这个api是我的武器,那个sdk是我的武器。

自从创业以后,发现所有我能用到的,都是武器。比如我自身的性格、能力;其他的人、事、物。一切能被我用到的都是武器。

我可以在各个场景上来灵活的组合搭配,达成一个目的。

降低道德标准

家里教育的好,导致做一些稍微那啥的事情就会觉得很羞愧。

在这段时间以来,这是我最致命的缺陷,导致我很多事情放不开,放不开就拿不到。

在不断给自己洗脑的过程中,学到了一个对我很有用的一句话:”降低道德标准,只要不触及法律,就都可以做。

法律允许的范围内,就可以去做,打破这个思维后,也更完善了我的其他思路。

结语

一年的改变指定比我描述的多,但我暂时只想到这些,以后有机会再分享。

之前直播的时候总有人问我:”你觉得创业好,还是打工好。“,一般问出这样问题的,大概率是他自己想创业但是不敢创业,想听你说”不好“,他正好就放弃了。即便我说”创业好“,他内心也会出现几十个阻挠的思路。

所以只要问出这类问题,"我应该创业还是打工,我应该辞职还是继续",只要问了,就一定做不了。

因为做事的人,不会问应该怎么选,而是应该怎么做。


评论